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半導體科技是當今最具前景的領域之一,
而台灣更是以半導體產業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2023年10月13日社團法人臺灣半導體產學研發聯盟(下稱TIARA)與清大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首度合作舉辦第五屆青研論壇,主題為「開啟半導體無限可能」,邀集半導體獎青年得主及科技領域優秀科研人才來進行座談分享。活動共吸引逾兩百人參與,透過專題演講和座談活動,探索了半導體科技與人工智慧的趨勢和未來發展!
盧超群董事長分享「半導體產業榮景」
活動由TIARA榮譽理事、鈺創科技盧超群董事長、TIARA榮譽理事、TSIA吳志毅執行長和清華大學陳信文教授的分享開場,他們都極力推薦現場的青年學子們在未來進入科技業,也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基礎科學與半導體業的研究。盧董事長以國際觀點為現場年輕人作為開端,「不論文組理組都須知道台灣被國際看見的半導體產業,是多家護國群山所組成的,建議每個人都要熟知其產業運作。」

李鎮宜副校長分享「半導體接軌國際」
經過開場貴賓的勉勵以及精神喊話後,由陽明交通大學李鎮宜副校長帶來專題演講,主題為「半導體的創新應用」,李副校長介紹了半導體的產業現況、半導體的新興應用,如:智慧農業、電動車、檢測幹細胞等。此外,李副校長提及陽明交大開設了半導體相關課程,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半導體學習環境,共同見證半導體發展。李副校長希望在未來台灣能結由晶片和國際連結,不只從台灣看國際,也去了解國際是怎麼看台灣!

胡璧合副教授分享「半導體的無限可能」
「你能想像沒有手機和電腦的生活嗎?」台灣大學電機系胡璧合副教授以此提問作為分享的開頭,引導聽眾反思自己之於電子產品的連結,她結合淺顯易懂的插圖介紹晶片的運作方式,並探討電晶體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應用,胡教授也強調半導體持續研發的重要方向就是要跟各種技術與系統合作,鼓勵大家可以共同加入這個領域,開啟更多可能。

李思翰副組長分享「晶片設計與獲獎之路」
在了解完電晶體後,工研院電光所的李思翰副組長為大家介紹人工智慧的發展與AI晶片的設計,其分享的內容涵蓋許多較高難度專業知識,但李副組長介紹得十分詳盡,也用不同方式解釋,使參與者能輕鬆理解。此外,李副組長也在座談中分享其獲得「國家產業創新獎-創新菁英獎(個人類/青年組)」的心路歷程以及相關經驗,鼓勵大家讀書、做研究、上台介紹自己及產品都不要害怕,只要夠努力,總有一天會出頭天!

黃建洲經理分享「我推的AI」
創鑫智慧的黃建洲經理舉動畫「我推的孩子」為借鏡,以「我推的AI」作為其分享的主題。黃經理講話幽默風趣的方式讓台下笑聲不斷,其分享了自身接觸電腦的起源、過去的學經歷與工作經驗,以及其現在專注研究的領域。黃經理也提供青年學子們一些接觸科技的建議,鼓勵較無經驗的人也不要畏懼,因為面對爆炸成長的AI應用他自己也曾徬徨,但只要多花點時間專注,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同時他也推薦大家多多去參加各種研討會與社群,不僅可以學習專業知識,也能交到朋友。

Dr. Laskar Pamungkas talk abou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Green Technology to Accelerate the Energy Transition Progr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座談最後由來自印尼的Dr. Laskar Pamungkas探討發展中國家的能源轉型過程的挑戰與機會,Dr. L. Pamungkas以自己的國家印尼為例,印尼的電網普及率太低,大多數的印尼民眾無法有穩定的電力來源,而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理想解決方案是再生能源,故Dr. L. Pamungkas專注研究此方面,也成功與當地單位合作,提供針對不同地區客製化的高性能電力。

結語
「青研論壇」迄今已經是第五屆舉辦,探討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科技應用,青壯年研發人才從事科研工作的心得,同時也促進全民關心半導體產業,並讓科技領域的青年學子以及各行各業人士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這樣的跨界合作會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無限機會!
【回顧】現場直播影音
▍活動資訊 ▍
✦ 時間:2023/10/13(五)09:30-12:00
✦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2F第一會議廳
✦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臺灣半導體產學研發聯盟(TIARA) 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
✦ 指導單位:國科會科普活動計畫
文案撰寫:古昕云
審稿編輯:江政龍、鍾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