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團隊迎接第六年,這六年當中,我們結識許多科技人才,也透過舉辦數場將科技應用於生活、回饋於社會的活動,建立強大的科技生態系統。

2023年7月7日,我們集結8個主題、36個合作夥伴,主題聚焦在科技與生活的融合​,展示科技生態系統,展區涵蓋環境永續的保護、半導體產業歷史、茶與香精風味科技、農業感測裝置、AI音樂表演、自主移動機器人服務、WebAR互動體驗等​。

【新竹生活科技節x預見科技桃花源】在2023年盛大登場,活動自7月4日至7月7日於國立清華大學旺宏館穿堂進行靜態展示,吸引約1,200至1,500名學生及參觀清大校園社會人士參與,在7月7日(星期五)成果會當日,現場近200位參與者一同見證活動的盛況。

桃花源創辦人兼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在致詞中表示,科技與生活的交集非常重要,對於未來的想像必須伴隨著不斷壯大的科技,而這個交集就像是一個小營火,只要有願意分享科技知識的人投入力量,就能如燎原般產生巨大能量。同時也回顧了桃花源創立至今的點滴,儘管中間受到疫情影響,仍持續推動科技發展,同時也呼籲大家休息時間到展區了解每個與桃花源合作的夥伴攤位。

工研院特聘專家羅達賢也在致詞中感謝工研院院友會理事長、理監事以及清華大學王俊程教授、林福仁教授等的大力支持,使得「預見科技桃花源」能夠在第六年茁壯。他強調該計畫從清華大學起步,現已擴展至各行業,成為新科技凝聚夢想與願景的平台。羅達賢秘書長希望未來各方仍能攜手共襄盛舉每一項活動,使得「預見科技桃花源」能夠持續永續發展。


從循環經濟、半導體產業史,到AI輔助農業、氣味科技、咖啡科技、未來科技和熟齡生活。此外,被譽為美食沙漠的新竹,也將在此區域破除魔咒,新竹在地美食區讓來自各地的參展者讚不絕口新竹美食,讓我們一同探索八個展區的科技與創新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未來吧!

▸▸ 循環經濟區

為永續下一代農業發展,展區內有農業顧問及農電共榮議題;為減少環境廢棄物,展區展示如何將廢棄物回收再製成環保鞋;為推動環境保護和乾淨水源,建構頭前溪行動平台為目標,【循環經濟區】以創新的方式共創造綠色未來!

01 晁陽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晁陽成立於2012年9月,是台灣最早將太陽能發電與農業結合的公司,邱信富董事長分享晁陽的永續發展方式為藉著太陽能的穩定收入,投入安心無毒的六級化農業,發展休閒農場、推廣環境教育並推出具有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解決方案,持續以【農電共榮】方向前進,期待能為台灣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貢獻一份心力。

02 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在循環經濟區的馳綠將短期目標設立於2025前年推出全球第一款用料及製程皆達到「碳中和」的鞋子,最後以成為全球鞋業ESG及SDGs頂尖標竿企業為長期目標。截至目前為止馳綠已經榮獲超過二十項國際級專利,各項新創研發的商品也連續奪得15項國際設計大獎。馳綠的Mai經理分享鞋子以環保協著名,透過回收的咖啡渣、半導體廢棄物製成鞋履,並向現場來賓展示鞋子製成前的原物料(如下圖)。

03 續頭前溪,建構頭前溪行動平台

清華針對頭前溪水環境積極發起「底泥調查、科技導入、流域認養、永續環境治理課程長期開設」系列專案,以自身為平台串接中央部會、地方政府、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協同形成共好團隊,持續引入高等教育學術成果,陳俊銘經理分享目前以人工智慧技術、環境監測專業、人文入世關懷等跨領域行動,未來可匯集眾人之力的頭前溪,將再現「水清木華」之風貌。

04 理博農業生技公司

學術播種 科技育芽

理博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前農科院院長李文權博士於2022年9月創建香山希望農場,定位為實驗性、示範性的培訓新農民實踐新農業的六級化農場。學校、企業、社會精彩人士、專兼業農等持續造訪,感召很多人投入新農業。


▸▸ 半導體產業博物館

晶片與你的生活緊密相連,去年我們創造了 科技洋芋片 將原本艱澀難懂的晶片知識和產業故事,經過巧妙轉化,讓它們變得像洋芋片一樣輕薄爽口。同時也是因為半導體的興起也讓後面的展區更能發揮長才。

01 預見科技桃花源-科技洋芋片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任何人都能秒懂的半導體知識!

科技洋芋片專案經理陳俞帆分享過去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半導體歷史,曾在2019年與見域一起舉辦竹科小旅行,在2020年9月 邀請媒體參加小旅行,但在小旅行後,團隊反思大眾對於半導體多半還是沒有非常了解。

後因疫情影響,舉辦小旅行的門檻提升,在王俊程教授指導下,團隊投入撰寫國科會的科普計畫,並成立「科技洋芋片」。同時也因計畫關係促成王俊程教授與史欽泰院長、羅達賢特聘專家共同在清華大學開設了「半導體史」課程,並邀請在半導體業界服務的前輩分享經驗。

此外,在大家WFH(在家工作)時,他們還成立了「TECH A BREAK」,讓對半導體史有興趣的人可以聆聽工研院前院長史院長講述半導體在台灣的引進。今年,科技洋芋片的影片受到廣泛關注,觀看次數多達40萬次以上,透過數據分享,陳經理發現越來越多人對半導體產生興趣,並預測這種簡易讓大眾理解半導體知識的趨勢將來會持續增加。

02 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青研論壇』

「青研論壇」創辦人江政龍博士(IC博士)分享成立「青研論壇」 希望鼓勵更多青年學子了解科技、善用科技,以科技力守護現在、打造未來。

IC博士分享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從事理工行業的人才越少,因此成立「青研論壇」時希望可以建立傳承科研精神的人才社群,鼓勵青年學子勇於投入科研工作與科技產業,善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與全球挑戰。

同時希望可以秉持「 #以科技守護現在打造未來 」持續舉辦青研論壇、青研小聚,造福更多青年學子透過這個平台聆聽學長姐在半導體界的經驗分享。最後,IC博士分享:在未來的某一天,您我都有可能以科技為核心,結合跨領域知識,一起面對及解決社會問題與全球挑戰。

03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CON Taiwan 2023展覽規模再創新高,邀集知名大廠齊聚,聚焦產業熱門議題,包含先進製程、異質整合、化合物半導體、車用晶片、智慧製造、永續製造、半導體資安、及人才培育,歡迎免費登錄觀展。

SEMI University是專為半導體產業設計的線上教育平台,由SEMI攜手國內外業界專家打造而成,將半導體專業知識濃縮在360堂課程中,協助人才儲備實力、奠定半導體職涯的基礎,目前開放6堂免費課程資源,歡迎登錄探索課程

0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所-A世代半導體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近年來技術更是不斷推陳出新,Å尺度,就是比奈米還要小的尺度,也是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為了讓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國科會推動「Å世代前瞻半導體技術專案計畫」,要發展符合未來Å尺度需求的尖端半導體技術。

05 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簡稱電光所,目前主要研發為:半導體設計、製造、光電及顯示領域,半世紀以來透過技術研發、產業合作、技術移轉和成立衍生公司,成功地將台灣的半導體和光電/顯示產業推向國際舞台。


▸▸ 智慧農業體驗區

當農業人口短缺成為一個現實,科技技術成為農業未來的關鍵。在【智慧農業體驗區】中,我們將有機農場環境感測、環境能量擷取、土壤監測和無人機物聯網等技術結合起來,為農業帶來新的發展前景。

01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彭盛裕教授

於偏遠地區行水資源監測之感測系統之電能來源該如何自環境能量轉換取得?本模組主要目標在於讓學生熟用電子學、電子電路,及類比積體電路設計知識及技巧與電路模擬軟體,應用於光電轉換、熱電轉換、壓電轉換、電磁能轉換等環境擷能電路學習領域。

0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廖育德教授兼系副主任

今日展示的是由陽明交大廖育德教授主持之應用於土壤成分監測之感測介面電路設計,模組主要開發土壤和環境監測所需的感測器電路設計,其中包含土壤濕度、溫度、導電度、化學成分以及離子濃度的感測方法和電子電路架構。

03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 特聘教授黃能富教授

為因應台灣農業環境變遷並應對農業勞動力下降的挑戰,我們致力於導入新興科技如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以協助台灣農業實現科學化且高效率的管理。透過部署物聯網裝置於農場溫室內,穩定蒐集數據,並透過遠距離傳輸協定的應用,確保數據的持續收集。經過數據的預處理後,我們將其輸入AI模型以判斷澆水與否,同時利用風扇調節溫室內的溫濕度,使環境更有利於蔬菜生長,從而實現全自動化的無人農場,解決農業高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實驗結果驗證了AI模型管理的溫室收益與專業農夫的收成相媲美,甚至更為出色。我們對於為台灣科技農業的未來寫下序章充滿信心。

04 物聯電網股份有限公司無人機農業應用

智慧農業無人機多光譜分析用於精準施肥施藥,農業訊息可視化精簡人力,提升產量。

多光譜無人機,等下下午的活動物聯電網技術長有帶無人機,也會為大家實際操作,有興趣交流技術歡迎休息時可以找他!


▸▸ 氣味科技區

由電子鼻領軍,在氣味科技上的應用將一探目前能在哪些生活面應用,展區內除了科技外,也將瀰漫茶、香精以及咖啡的獨特風味,讓我們一同體驗電子鼻如何融入科技的腳步。

01 世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世創生物科技前身為清華大學電子鼻團隊,成立2006年至今已經超過十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專注研究於微型化的電子鼻系統、氣體智能辨識、雲端和創新應用和生醫領域,以氣體作為疾病快速體外篩檢等。世創生物科技延續將學術成果應用於產業,積極將所學之成果和經驗帶入市場,成為實際可應用於產業之技術。

02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陳柏安研究員

破譯茶葉氣味奧秘 串接AI拓展臺灣茶香

茶葉的風味種類繁多,你喜歡哪一款?不同的氣味有不同生成方式,提升茶葉品質需要解構氣味奧秘,製茶師需要依據味變化來判斷製造流程;但是學習&判斷茶葉製成氣味很辛苦,現在電子鼻也能結合AI來協助製茶了,讓科技來幫忙吧!

博客來有販售「千變萬化的茶葉魔法術」,讓讓茶葉王子透過豐富圖表教您怎麼品茶,藉由品茶來體悟自然,也由了解自然來體悟茶。

03 那羅香草

那羅香草是藉由知識與經驗交流、行銷宣傳、利益分享等方法,將尖石鄉乃至於台灣的香草產業形塑成一個「芳香生活產業」,將香草的知識及運用融入消費者的食、衣、住、行、育、樂中,以天然的香料取代化學香精,讓消費者生活在自然、健康的花草香當中,使「那羅香草」成為台灣香草產業第一品牌。

04 睿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AROMATE擁有28年專利技術與經驗,為許多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香氛商品設計及研發製造,並且擁有獨特的薄膜擴香技術,以安全、便利的全新技術,呈現香氛產品的新風貌,其優異表現更榮獲「國家磐石獎」、「小巨人獎」等多重獎項肯定。

05 有限責任新竹縣馬武督咖啡生產合作社

以獨特地質孕育出的多元風味咖啡

從丘陵到石灰岩地形的豐富口感,不同的產區具有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咖啡豆的風味特點。

千姿百態的香氣與風情

全世界的精品咖啡都是阿拉比卡這個大家族,而鐵比卡與波旁都是旗下兩大品種。鐵比卡是台灣早期的傳統精品咖啡品種,受到大部分民眾的喜愛;而波旁的甜度以及產量兩方面都比鐵比卡高,意味著後製的部分可以作更好的發酵,因此也是不可小覷的一類品項。


▸▸ 咖啡科技體驗區

讓科技帶你體驗咖啡的奇妙之旅!
從AI辨識生豆到近紅外線烘焙咖啡豆,再到鍍鈦錐刀快速磨豆,科技讓咖啡的生成更快速、更精準,並展現出獨特的風味。但在品嚐這杯咖啡之前,你想知道咖啡因含量是多少嗎?讓我們一同探索科技與咖啡的交會吧!

01 井井咖啡

井井咖啡緣起於協助更生青年重返社會,前進校園帶領學生認識咖啡,每年親飛產地,支持小農。除此之外,也會進行偏鄉咖啡食農教育,參與產學合作推展科技種植,永續發展、共好與科技。

02 圓展科技

​​手工挑豆費工又耗時,本產品為業界首發咖啡生豆嚴選機,可辨識SCA瑕疵、蟲蛀、貝殼、破碎異物及發霉等;日曬、水洗、半水洗生豆皆可篩選。AI辨識精準穩定,搭配軟體簡單操作,隨時察看挑豆進度。不是色選,是為您精挑細選。

03 盧貝思

盧貝思致力於讓咖啡愛好者們可以更容易的品嚐到精品咖啡的美味。同時,也希望透過科技的輔助,讓每個人都可以烘出不平凡的新鮮咖啡。自2016年開始銷售至今,盧貝思於海內外已累計銷售600台烘豆機,與世界各地的眾多烘焙師分享近紅外線烘焙所帶來的美好與眾多可能。

04 米克斯酷Mx.COOL

由一群有理工背景又喜歡咖啡的年輕人所組成,我們喜歡運用不同產業的技術,

結合到咖啡器具裡,提供更便利好用以及很酷的創新概念給大家。

Mx. 又讀做mix,結合了很酷的概念所以成立了Mx. COOL

05 貝積科技有限公司

貝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創科技公司,創辦人張董事長起心理念是希望能幫助咖啡相關業者透過AI科技,將原本龐大實驗室操作繁鎖,價格昂貴的儀器設備縮小並節省價格,能夠讓我們不是相關理工科系N-USER都能簡易操作,就如同這次很榮幸受邀我們首發發明專利GTC300 20秒咖啡因/綠原酸快速篩檢檢測儀。

劉茂誠博士分享使用光譜儀為基礎,將咖啡因和綠原酸的光源、光路、石英夾具與光偵測器縮小到一台之中,無須耗材,使用完畢後輸入飲品容量可計算咖啡因總量,是照顧您與客戶健康的最佳幫手。


▸▸ 未來科技體驗區

進入未來科技體驗區,預見科技的奇妙世界!
你曾經想過未來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嗎?就像阿桃剛到新竹時一樣,被各種令人驚艷的科技所震撼。在未來,你可以舒適地坐在家中近距離欣賞演唱會;你可以保持完美的社交距離,無需實際接觸。此外,有一台自主移動機器人將成為你的忠實助手,協助你完成各種大小事務。在這未來科技的領域中,一切都將變得更加令人興奮!

01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劉奕汶

劉教授研究領域為語音、聽力、以及音樂相關數位訊號處理,業餘為音樂以及語言學習之愛好者,成果會當天現場除演奏外,還展示與AI伴奏成果,讓桃編分辨不出是人的伴奏、還是人工智慧的伴奏呢!

近年來帶領研究生訓練AI去分析樂譜、歌詞、與人類實際歌聲,從而以豐富的音色來模仿人類唱中文流行歌,達到幾可亂真的目標。待會兒分享的則是鋼琴演奏的主題。劉教授於2014, 17, 20年獲得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

02 Two Pi Studio

圖:Two Pi Studio 為本活動設計WebAR體驗活動

未來科技是一種想像,更是一個說故事創造體驗的最好方式。我們是一個結合技術力及策展能力的說故事團隊,將分享如何把創新技術應用到策展/體驗規劃/行銷應用上,發揮技術力的最大可能,為使用者留下最好記憶體驗。

03 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陳鴻文專任助理教授

非接觸式防疫技術利用高穩定性、精確觸發的異質感測器+AI的感測技術,防止按鍵時的接觸感染、保留按鈕習慣,保持您與按鍵的完美社交距離,並適用各式電梯,無需改動原有版面,兼具便利與安全性。

04 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AMRA

大家近期看到的連鎖火鍋店、飯店送餐及帶位機器人就是自主移動機器人唷!

張嘉芳首席架構師分享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由AMR相關業者組成,以國際市場為目標,提供平台協助產業制定、發行及推廣標準,協力打造優質的AMR產品生態系。目前已制定發行標準包含AMR的安全、通訊協定及測試方法三大面向,在今年推出標章以進一步推動產品標準化。歡迎加入,一起形塑AMR的未來!

05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禎元

在全球人口老化和疫情威脅下,本團隊開發出一種具有智能視覺和靈活抓取能力的雙臂擬人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模仿人的動作,並將其數據化,進行精準的物體追蹤和操作,並具有安全的人機交互設計。本團隊相信,此類機器人將對解決人力不足,提高醫療保護等全球問題,擁有無窮的可能和應用。

06 國立清華大學 iLink B 類計畫(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

現今的數位時代,策展不只是博物館、藝文產業人員才需要的技能,文組學生亦可藉由為資訊賦予脈絡、展現結合高科技成果、創造情境的策展能力跨足其他產業。然文組學生在就學階段可能缺乏對科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亦可能會遇到技術上的困難,與缺少結合科技的創新思維、設計思考的經驗等。本計畫欲透過將服務設計結合人文思維與新興科技的策展形式,規劃出以「跨領域學生」為學習對象的科技基礎到實務課程,強調科技易用性與降低科技進入門檻,藉此培養商管學院學生的科技應用能力與資源整合能力,協助學生透過結合科技發揮自身專業,提昇文組學生的跨域與就業優勢。


▸▸ 熟齡生活實驗區

最後,不論科技如何進步,時間終究會讓我們變老。
如果你對老去抱持著挑戰的態度,這個區域將為你展示退休後的生活設計。在這裡,你將見證那些參與展區服務的熟齡者(50歲以上),他們看起來依然精力充沛、容光煥發。想知道他們的不老秘訣嗎?那就快來參觀這個展區吧!

01 老玩客

老玩客創立至今10年,以好玩、創新、永續三大核心,提供50-75歲族群新型態退休生活。為對抗生理衰弱以及退休無所適從兩大需求,打造「玩客生活俱樂部」,整合「專業玩運動」及「有聊設計所」。

面對高齡化,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地打造個人最適退休生活,不論年齡都能再創自我價值,玩出回甘人生。

02 角落圖書館

一個溫暖的空間、一杯微甜的飲料,清華大學第一間真人圖書館【角落圖書館】,由長輩擔任真人書籍提供同學借閱,兩個不同世代的人交換彼此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從借閱過程中認識忘年之交,一起克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關卡。

03 合好一起錸

用心合好與社區融合是我們主要的企業文化和理念,我們提供社區一般大眾與身障者走到合好一起錸場域的機會,並透過需多課程體驗活動讓彼此有機會更近距離的理解與共融,也請大家追蹤我們的臉書,官網和我們的合好生活APP,我們近期釋出一系列的免費體驗課程,也提供定額人數給身障者們,希望能一起共襄盛舉,一起合好生活!


▸▸ 新竹在地美食區

新竹被全台鄉民定義為「美食沙漠」,但是你們知道嗎?新竹最著名的除了麥當勞;課本上提及的貢丸、米粉(炊粉)外,當地人最推薦的是「客家美食」,客委會2022年發表的「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中顯示,客家人口比率最高的縣市為新竹縣(67.8%)。這次展區也將傳統客家美食加入午餐主食(客家菜包、甜米糕),以及新竹居民草創的巧克力、茶風味蛋黃酥、酸種麵包,周邊還附贈關西馬武督熱咖啡、咖啡葉茶,以及茶裡相逢的冷泡茶供飲用,吸引來賓更深入的認識新竹在地美食!

IMG 9270

01 JADE LI Chocolatier

黎玉璽巧克力工作室,致力於Bean to bar與精品巧克力的製作,分享可可與巧克力的美好,串聯起人與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延續巧克力在不同地土上美麗的詩篇。
致力於 Bean to bar 與精品巧克力的製作,推廣與分享可可與巧克力的美好串聯起人與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延續巧克力在不同地土上美麗的詩篇。

02 茶裡相逢

我們來自新北市茶鄉坪林。移居到新竹,家中經營茶莊,四代傳承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希望把嘗過坪林包種茶、蜜香紅茶那美味與感動,能透過自己的雙手分享給大家。

茶裡相逄發揮日本職人般的精神,為了呈現與追尋回憶中的難忘味道,高成本採用生產履歷100%天然精品茶、紐西蘭原裝進口奶油、嚴選臺灣在地小農生產的紅土鹹鴨蛋,就是要用最好的原料,製作無可取代的蜜香紅茶蛋黃酥。

歡迎您與我們在茶裡相逢,品嚐這獨一無二的雋永滋味,為了推廣自家坪林好茶,透過製作茶葉甜點、規劃地方旅行,分享坪林茶香的層次韻味。

03 有限責任新竹縣馬武督咖啡生產合作社

以獨特地質孕育出的多元風味咖啡

從丘陵到石灰岩地形的豐富口感,不同的產區具有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咖啡豆的風味特點。

千姿百態的香氣與風情

全世界的精品咖啡都是阿拉比卡這個大家族,而鐵比卡與波旁都是旗下兩大品種。鐵比卡是台灣早期的傳統精品咖啡品種,受到大部分民眾的喜愛;而波旁的甜度以及產量兩方面都比鐵比卡高,意味著後製的部分可以作更好的發酵,因此也是不可小覷的一類品項。

04 KISS THE LAND

我們「所有」的麵包都是100%使用自家野生酵母培養發酵而成!

麵包特有的「酸香」就是與野生酵母菌群共生的乳酵菌群所產生出來的,完全無使用何任商業酵母。 已故的著名麵包師玻嵐(Lionel Poilâne)店內只販售酸種酵母麵包,曾說長棍麵包能吸引人,但酸酵母(酸種)麵包才令人感動。


▸▸ 成果會當日紀錄

「你有聽過咖啡渣或廢棄矽晶做成的鞋子嗎?」近年來大眾環保意識提升,在循環經濟區的馳綠主張「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理念,打造世界第一雙除臭、速乾的咖啡渣環保雨靴以及利用廢棄矽晶製成的拖鞋,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詢問。

其中購買拖鞋的蘇佑宗先生表示,他會購買拖鞋是因為其機能不錯,像是吸震高彈、耐磨止滑、舒壓等,加上他也支持其環保理念。同為參展者的陳俊銘先生則對它最有印象,佩服他們能夠實踐抽象的理念,真真實實地將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而非紙上空談。

本身從事AI相關工作的歐先生,在展區停留了好一陣子,其中他對於智慧農業和氣味科技區最有興趣,原因皆是因為家中有長輩從事相關工作,他想要了解如何用最新科技幫助家中長輩,像是蟲害問題困擾許久,可透過物聯電網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多光譜無人機」回傳農地影像,以AI檢測報告判斷蟲害精準座標,再進行施藥,他也提及,這樣的展覽不像其他的博覽會以商業為目的性,且有種小而美的精緻感。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俗話,套用在長者龔松枝女士身上再合適不過。龔女士雖已退休,但仍保持好學心態而上網報名此活動,完整參與一整天活動的她,最有印象的主題即為熟齡生活,聽完短講後,她認為退休後的生活不再只是待在家無所事事,而是擁抱更多挑戰、可能性,像是可以參與陪聊師培訓,透過陪聊以自身的經驗去幫助年輕世代等。除此之外,她也對有機農業、那羅香草有興趣,未來更是計劃到香山農場及那羅部落拜訪,實際深入了解。

台灣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逐漸成為大眾的口中的話題,而原本對半導體一無所知的龔女士,很開心能透過淺顯易懂的科普動畫-科技洋芋片,初步認識半導體,並會強力推薦給自家小孩觀看。

串連科技與社會需求、打造人文與科技的跨領域交流平台是預見科技桃花源的核心思想,2023新竹生活科技節完美落幕,期待明年與您相見!

活動紀錄:鐘珈真

活動影像:拉娃
審稿編輯:鍾明君


▍ 2023 新竹生活科技節 x 預見科技桃花源 ▍

■ 展期:2023年7月4日—2023年7月7日
■ 成果會:2023年7月7日(星期五)
■ 地點:清大旺宏圖書館穿堂
■ 活動:展覽、短講、互動體驗
■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ooEbR
■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預見科技桃花源
■ 指導單位:工研院院友會、欽泰講座


關於 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 

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本著服務科學「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期望透過跨領域交流,串接科技與需求,探尋技術解方或社會應用情境,讓在地學術、研究、產業與新創團隊能夠互惠合作。

計畫團隊由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先生發起、工研院院友會支持、清大服務科學所王俊程教授主持,顧問團包含工研院院友會、竹科企業經理人、教授等專家學者組成,持續為社群夥伴探索深入的合作關係與耕耘關心的議題。

官網:https://techthy.org/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echTaoHuaYuan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wVbQ9pY4Xm-Jy9PBRx_dA


Beige Utilitarian Elegance Meeting Agenda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