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為清大預見科技桃花源主籌的科普教育品牌,以「任何人都能秒懂的半導體知識」,製作6集關於半導體知識與科技產業歷史的科普動畫。在7/24週日晚間線上首映EP4-EP6的動畫,邀請歷史作家謝金魚、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謝伯宗執行長,從以古鑑今的觀點看見台灣半導體發展的得來不易,並提供半導體產業知識科普與人才選讀科系的資訊。
📌 影片時間軸
00:00~02:00|靜候上線、開場
02:00~02:58|節目流程說明
02:59~05:35|執行團隊簡介
05:36~20:33|【💎科技洋芋片 EP4-EP6動畫首播】



觀看更多動畫,歡迎至【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Youtube頻道
【💎 導聆講者|謝金魚,歷史作家,為什麼要知道半導體產業的歷史】
20:34~21:22|主持人介紹謝金魚出場
21:23~26:54|前言:成大、清大校風精神之融合、「牛車拉電腦」的省思
26:55~32:46|從歷史眺望,奠定「經驗」的視野廣度和深度
32:47~39:01|半導體產業進程與歷史的梳理
39:02~50:41|回望歷史是要讓我們做足準備,邁向更好的未來
50:42~1:04:35|Q&A
【💎導聆講者|謝伯宗執行長,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 :半導體產業人才科系解密】
1:04:36~1:07:11| 主持人介紹謝伯宗執行長出場
1:07:12~1:10:21| 前言、短講大綱
1:10:22~1:23:19|半導體產業分工概觀
1:23:20~1:51:14|半導體產業工作類型介紹
1:23:20~1:29:29|研發類型
1:29:30~1:45:51|量產類型
1:45:52~1:51:14|品質、規劃、營運類型
1:51:15~1:56:38|科技產業資訊哪裡來、簡介成大核心設施中心
1:56:39~2:11:34|Q&A
影 片 精 華 節 錄 如 下:
導聆講座三:為什麼要知道半導體產業的歷史 / 謝金魚
昨日的精神,為今日種下成就的種子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是清大與成大兩校合作的半導體文史科普品牌,身為成大校友的謝金魚,登場時率先分享成大首任校長若槻道隆,於視察建校建築時開心歡呼的老照片,過程中所經歷的艱難,化作成大勤懇樸實、苦幹實幹的DNA,自1931年開始便植入每一位成大人的體內,難以撼動成功大學「南霸天的地位」,更隨著南科的發展,讓成大更居半導體人才培育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同時也是清大校友的謝金魚,接著分享清大最重要的人物-梅貽琦校長。梅貽琦校長畢業於清華學堂,1945年發生國共內戰,而後在1949年來到台灣復校。因為曾到美國留學的經驗,引進美式學風,引進不同的思潮,刺激觀念的進步,清大的理工專業優勢,也因此為竹科半導體產業奠下人才基石。
深刻體會過成大與清大校風精神的金魚,對於母校們在半導體產業發展史的合作感到非常興奮且期待。
一張「牛車拉電腦」照片的省思
在第一次看完科技洋芋片動畫的謝金魚,腦海中迸出的畫面是一張在1964年左右拍攝的老照片:一台牛車正在將電腦設備運送到交大的過程。照片中的牛車,背後拉著笨重巨大的打孔卡機,由於裡面都還是真空管,需要格外小心護送,一丁點都不能受到碰撞。
很多人或許會疑惑,為什麼選擇了一台牛車呢?這張照片令人不禁思考,近代在科技引進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類似這樣的畫面,在各種受限條件之下,人們會竭力試圖從傳統的方式和想法,幫助有目標的人們到達目的地。
以當時1960年代的台灣,還沒有先進與足夠穩定的運輸技術,因此橡膠輪胎與牛的組合,成了最不會產生顛簸的方式。
延伸閱讀:牛車拉電腦歷史畫面
解密:為什麼需要了解半導體歷史?
金魚接著分享,以前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經常把歷史簡化成「事件」 ,成為我們在每一個考卷上的「選項」,卻往往忽視了歷史背後有「脈絡」可循,但脈絡是如何形成的?脈絡的背後包含從經濟、文化、社會等各種面向的解釋,才是真正形成事件的重點,形成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局勢。
過去所學的歷史比較關注中國內部,但身處台灣,我們必須對世界局勢以及歷史更敏銳。不過,社群媒體的發展,將很多的資訊碎片化,因此變得較難體會其中的意義是什麼。當失去全面的脈絡樣貌,我們在處世與決策過程中,難以尋得一個可以參照的前車之鑑來引路。
歷史學的訓練就是在賦予這些碎片意義,進而串連起來讓它變成一個有邏輯與脈絡的資訊與經驗。生活在台灣的人們,由於我們的國家處在一個重要且特殊的位置上,對世界的狀態要更有掌握度,因為我們無法預知今日的小水花,會不會造成明日的滔天巨浪,如果缺少歷史與經驗的認知,我們將沒有參照的對象,無法評估此刻決定的利弊得失。
從歷史眺望,奠定「經驗」的視野廣度和深度
謝金魚以日本知名作家山崎豐子與其作品為例,他同時也是一名記者,因此筆下的世界都有詳細考證為創作依據。在《不毛地帶》這本書,主角是一位日本的大企業家,在崛起的過程中遭遇了以色列戰爭。在當時,全世界的商業決策者都預想戰爭會持續非常久,因而囤積大量的物資,唯有這位原本是舊日本軍參謀的主角,判定這個作戰方式會像當初日本想要獨得東南亞戰爭的狀況,應該要速戰速決才有勝算,因此他在物價喊到最高峰的時機點,傾銷了所有戰爭物資,而在賣掉囤貨不久,以色列便贏得了戰爭,其他人反倒賠了非常多錢。
如何下定這樣的判斷,取決於決策者對「歷史與經驗」的認知與深度。因此我們在看待企業的故事的時候,沒有辦法只分析當前的事實,很多時候必須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企業形成的模式與成因,就像一個人一樣有其思考脈絡,影響著他如何做決定。這也回到我們看待半導體產業裡的「台灣味」、我們「土炮」的方式,在學習資源缺乏的年代,試著自己來、自己學、自己想辦法。
半導體產業的崛起,是產官學三方整合的結果
現在大眾口中的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是從1960年到1990年之前逐步發展起來的,30年的不確定與緩速成長,讓堅持走在這條路上的前輩們,一路以來都承受著不小的質疑聲量。從現在來看,從1960年算起,半導體產業並不是一下子就起來的,培養到足以稱霸世界的產業,我們走了60年的時間。金魚帶我們回顧細數幾段時期的重點:

外資企業主導時期 / 1960-1974
- 台灣在日治時期的產業方向是「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在戰後國內農業發展已經到極致,因此接下來要發展輕工業和重工業,就必須發展人才、自產自銷,也因此成立成大、政策轉向培養工業人才。
- 從農業、輕工業到重工業,當重工業也發展到一個極致後,就開始想還可以做什麼。
- 美國與台灣關係深遠,提供許多協助資源,如:電腦引進、讓人才到RCA受訓、技術移轉,但此時美國對台灣的行動,與在世界各地的佈局有很大的關聯。
國家介入,主導上游技術引進時期 / 1975-1979
- 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造成經濟大衰退、兩次外交危機
- 十大建設的推動是為了刺激內需 ,不是為了基礎建設而蓋,由此發現政府開始介入產業轉型,並且半導體成為押寶的重點,很挑戰經濟官僚的眼光
國家主導與在地企業培植 / 1980-1989
- 半導體產業被政府扶植,但也有質疑的聲音,產業還沒能幫國家賺錢
在地企業自主 / 1990~至今
- 若從1960算起,半導體產業並不是一下子就興旺起來,培養一個足以稱霸世界的產業,需要60年的時間,甚至前30年的時間都在不斷挹注資源,像不斷把錢丟進無底坑
回顧這段發展進程,謝金魚再分享日本小說戲劇《官僚之夏》,探討日本從輕工業、重工業到科技業的歷程,引人思考幾個問題:
政府應該全部開放市場嗎?
政府應該干涉產業發展嗎?
政府可以影響產業方向嗎?
官股公司要如何成為火車頭而不是累贅?
若以自由市場機制來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前三十年都在賠錢,像是一個無底坑,應該早就被市場淘汰與放棄了。因此回過頭看,早期聯電、台積電都具官股色彩,半導體產業鏈上早期的龍頭幾乎都是官股公司。而從官股為主轉到民營的過程,又是另一個可以探討的面向。
透過台灣早期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史,謝金魚勉勵觀眾在熱血勵志故事的背後,一定有很多複雜的人生考量,不要害怕走錯路、沒有對錯,只在我們是否思考過「選項」。
回望歷史不是要緬懷過往,而是要做足準備,邁向更好的未來
透過半導體動畫,除了讓觀眾能夠認識台灣原來有這樣一段兢兢業業努力的過程,也能幫助我們跳脫自己,引起興趣去了解政府、學校、企業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有沒有可能加入這個藍圖裡,為的不再只是關注自己如何在這個產業中賺錢,而是成就自己參與一段更大的歷史脈動。
動畫製播團隊
📱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社會企業中心-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
📱 指導單位:科技部110年度科普計畫補助
📱 專案經理:陳俞帆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 |簡介
晶片的英文是Chip,是台灣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品,MIT的晶片驅動了世界的運作。 在日常生活中,從你起床那一刻起,喔不,就連睡覺時,晶片的存在都與便利生活息息相關。 Chip也是洋芋片,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共同組成的「科技洋芋片」團隊,在科技部科普計畫支持下,希望將艱澀難懂的晶片故事,轉化成像爽口洋芋片一樣輕易入口,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一口接著一口,不知不覺輕鬆嗑下去。
📪 聯繫科技洋芋片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TaiwanTechCh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tech…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techthy
TECH CHIP 網 站|https://techthy.org/ichistory-techchip/
動畫首映會系列報導
① 談台灣半導體於世界戰略的地位 / 敏迪
② 說台灣半導體從零到一的故事 / 史欽泰榮譽講座
③ 護國神山的本體大解密 / 謝金魚
④ 科技業原來如此.科系大解析 / 謝伯宗執行長
文案撰寫:楊欣恩、吳映嫺
審稿編輯:楊欣恩、吳映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