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TechTHY MeetUP,匯聚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在過去一年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邀請夥伴們分享各自關心的議題與努力的成果,透過跨界交流,讓資訊和需求擴散到更廣泛的領域,期待進一步橋接各種握有不同資源、科技或人脈的可能。

TechTHY MeetUP 預見科技沙龍,共安排五個子題:

成果展

上集回顧
TechTHY MeetUP(上):
氣味輔助茶和咖啡的技藝,用魚的思維蓋出好魚道

第 ❹ 講:科技 x 熟齡生活

熟齡專業玩運動 / 老玩客廖健妤執行長

熟齡服務創新團隊老玩客廖健妤執行長,分享團隊為熟齡族群設計的運動服務系統,藉由服務設計專業,按著行為研究的方式展開「運動流程」,引導長輩循序漸進運動的習慣,並整合線下實體課程和線上社群互動,將運動的單點行為變成一趟服務體驗的旅程。

熟齡

老玩客廖健妤執行長

老玩客從「如何強化熟齡者持續運動行為」的面向切入,並從場域實作的經驗發現,運動不只是中高齡者的事情,還需納入所有跟運動相關的人員像是運動指導員、場地管理者等角色,透過細微的觀察與訪談,同理和了解彼此的問題和狀況,找到可以滿足需求缺口的著力點。除此之外,老玩客也運用科技的力量協助長輩和教練,長輩學員在課後可以從雲端平台了解自己的上課表現,系統也會提供個人化的運動處方;教練則能在平台媒合學員、掌握學員的練習狀態,平台也提供專業教材講義,讓教練彈性運用與備課。

4 2

老玩客「專業玩運動」課程剪影(老玩客提供)

科技長照-打造創新照顧場域 / 錸工場蘇志偉經理

這次活動場地「合好一起錸」,原為新竹縣身心障礙福利中心,後來由錸德集團獲得縣府和經濟部支持,以熟齡關懷為核心所營運的共融空間。錸工場的蘇志偉經理 Quintus 分享團隊從在地照顧服務出發,目前共營運龜山、蘆竹、永和、竹北等四間日照據點,並根據不同地需長輩的樣貌和特性,發展多元性質的服務。

5

錸工場蘇志偉經理

Quintus 特別提及在蘆竹引進日本「減法照顧」的概念,融入職能治療的元素在場域中,透過導入自開發的照顧數位系統,長輩可以自行安排一天的行程內容,這些行動數據資訊會與APP連動回傳給家屬了解,也提供給職能治療師進行運動處方建議 。而在「竹北合好一起錸」,期許能打造友善高齡的生活環境,並喚起居民對公共議題的重視,因此各樓層以「樂齡生活健康促進」為主軸,多角化營運空間,並與科技業者、職能治療所合作銀髮科技產品驗證服務,在產品推出之前,提供廠商使用者回饋的資料進行改善和優化。

6 2

合好一起空間營運

心電訊號監測整合生物辨識 /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所吳順吉副教授

兼具產業實務與學術經驗,順吉老師的專長在訊號分析和演算法開發,情境應用於生醫訊號處理,以及工廠管線訊號如:工況識別、事故辨識的監測等,近幾年著力在心電訊號生物辨識的領域。我們的心臟透過「跳動」對血液循環提供相當大的助力,也在人體表面提供「電位」的訊號,也就是口語說的心電圖 ,過往的心電圖量測就是在身上貼很多的貼片,隨著科技的演進,讓使用的設備變得更為單純,發展出各式穿戴式裝置,可針對不同類型的生命體徵進行監測 (vital sign monitoring)。

正因「穿戴監測」的命題已經太過普遍,順吉老師開始思考運用人體獨特的生物表徵來做身份判別。最常見的如指紋、虹膜、語音、臉部辨識,然而這些都是外顯式的特徵,有被高度竊取的風險,因此順吉老師從「內」切入,燃起對「心跳」的好奇和行動。

7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所吳順吉副教授

為什麼心電圖可以拿來作為個人身份辨識?順吉老師解釋,其實每個人的胸腔大小、心臟大小、心臟擺在胸腔的位置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心電圖都會有所差異 。團隊分析實驗5位實驗對象,每個人提供十次心跳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個體自身的線段之間是有相似的規則,而不同人之間有明顯差異。

「安全和隱私」是將心跳生物表徵轉換為密碼需面對最重大的議題。順吉老師說明訊號處理與演算法的轉換過程,然而若演算法沒有變化,代表每次取出的密碼都長得一樣;也可能發生密碼被偷走、要重設密碼的情境,但只要演算法一樣、表徵就不會變化,也就是說,沒有重設密碼的機會。今天如果在其它平台也都使用生物密碼識別,只要在其中一個管道偷到密碼,便有機會侵入其它帳戶。

甚至,心電圖可以看出是否有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症狀,也因此有隱私揭露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順吉老師致力投入「可刪除式」的識別系統,透過演算法計算,讓使用者的生物表徵混合產生新的pattern ,也就是說同一個人的心跳訊號傳過來後,可以產生不一樣的模板 (template),進而在每一項應用建立不同的設定。

2022 09 23 下午5.27.01

追求科技前進的同時,道德隱私絕對也必須考量周全(順吉老師簡報提供)

2017年,順吉老師帶領學生團隊參加安謀設計競賽(ARM DESIGN CONTEST),勇奪全國冠軍。「Instacardeal 心電支付」將心跳識別與行動支付結合,透過手機app連結收銀系統,量測心電訊號進行身份驗證。不過,心電圖跟指紋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動態的訊號,會因為使用者的行動、情緒等狀態而有變化,團隊將持續進行全面性的研究,鑽研探討技術的實用性和限制,若有業界夥伴對吳順吉老師在心電訊號生物辨識的應用研究有興趣,歡迎聯絡預見科技桃花源喔!

Instacardeal 心電支付

第 ❺ 講:科技 x 半導體史

半導體產業博物館 / 陳俞帆(預見科技桃花源前執行長)

預見科技桃花源自2019年起,開始致力台灣半導體產業文史推廣,帶領民眾藉由輕鬆易懂的媒介,展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認識,傳遞先輩堅毅創新、勇於挑戰的可貴價值,希冀透過故事脈絡的傳播,將產業在地認同深植於當代人的心中,以吸引更多人才願意投身於台灣半導體生態榮景的永續經營。

桃花源前執行長陳俞帆分享道,新竹的重點產業與研究機構林立,做為沉默但堅實的產業推動者,半導體產業在大眾視野中能見度高,卻因為產業的機密性蒙上一層神秘面紗,一般大眾可能對科技業有著高壓長工時的印象,身為科技人的伴侶、孩子、父母、朋友,可能也不清楚這些辛苦工作的價值。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更了解背後的故事呢?

經過時間的醞釀,團隊展開以下專案,傳播這段珍貴的歷史:

竹科小旅行

透過走讀導覽,與新竹在地經營文史工作者合作,共同辦理「竹科大解密:拿手好矽」竹科小旅行,期待透過爬梳竹科文史,推廣竹科導覽活動,以建立當地人對台灣半導體與新竹發展的在地認同感。

2022 07 08 下午2.41.37

半導體史通識

於110年度在清大首次開設「新竹半導體產業發展史」2學分通識課程,由清華大學史欽泰講座教授、工研院特聘專家羅達賢兼任教授、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王俊程教授共同授課,講述台灣半導體產業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人文情懷以及重要的發展策略。(111學年度續開!)

04 課程大合照

半導體史科普品牌: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

與長期致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科普教學的「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組成團隊,共同申請110年科普活動計畫,將產業發展故事結合半導體產業教案與原理介紹,期盼協助有興趣認識半導體領域的高中生,在探索與選擇專業學科發展方向時,有架構地獲得入門學習資訊。

團隊產製的成果包含:半導體產業史動畫6集、Podcast節目20集(持續上架中)、IG社群圖文知識包經營等,也舉行兩場次動畫首映會與座談,邀請到史欽泰榮譽講座、敏迪、謝金魚、謝伯宗博士,從鑑古知今、地緣政治、歷史思辨、職涯探索的角度與大眾分享故事和觀點。

9 2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所產製的內容,都可以由從以下管道了解: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TaiwanTechCh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tech_chip/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techthy

▍TECH CHIP 網 站|https://techthy.org/ichistory-techchip/


本次【TechTHY MeetUP:預見科技,玩轉生活─科技與在地新創沙龍】2022.05.06五)合好一起錸舉行,當日安排5大主題、共9場短講,綜覽科技於不同社會議題的應用。

#若您想更加了解預見科技桃花源團隊,邀請您讀讀我們的成果報告

#若您在找尋科技解方,或是探索技術應用情境,歡迎寄信至techthy.service@gmail.com聊聊

文案撰寫:吳映嫺
審稿編輯:楊欣恩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