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年撐腰的前輩們在新竹聚首
AAMA ( Asia America MultiTechnology Association)是從美國亞裔創業家出發所辦理的創業家社群,於2012年由《數位時代》發行人詹宏志與華宏創投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顏漏有推動AAMA台北分會「台北搖籃計畫」,時任資策會董事長的史欽泰院長亦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草創時期的理事兼顧問。而這次來訪新竹的AAMA導師們中,有多位共同投入輔導工作的老朋友,因此作為新竹東道主。預見科技桃花源的發起人,史欽泰院長也向各位導師娓娓道來對新竹的光榮與挑戰。
「新竹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新竹的人拼命努力但生活沒有得到『回報』,可是我也看到非常多的人在地覺醒,但力量太小。」
-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發起人 史欽泰榮譽講座教授

史院長站在偌大的影像博物館前,侃侃而談,自工作崗位正式退休後發起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的初衷,回顧過去看到許多實驗室裡的創新能量因KPI而終止,因而期待透過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以清華大學為基地「點亮一個火把」並吸引其他火把靠攏,如何運用科學的力量以生活美好為主題實現過去不存在的火樹銀花。

歷史文化的新竹舊城區卻與經濟「護國神山」科學園區長年因種種原因沿著光復路斷裂為兩個平行世界。新竹是一座營養失調的城市,史欽泰院長便是看見科技產業倘若只是一味滿足「採購」的需要,而忽視以人為主體的重要性,將會自我侷限,因而引進服務科學(Service Science)到新竹,解決「人的需要」,而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便是為了更進一步的透過交流,分配不均的資源流動,實踐跨領域共創的可能性。
“KPI is misleading”
在追求產業升級與轉型,單單只有單一老師/工程師的能力很強不夠,跨領域從需求面出發不容易執行,在史院長一生職涯中,不論是半導體產業奠基,工研院的產業推動,以及推動科技管理專業發展,一再歷練「摸石子過河」般在黑暗探索的旅程,他期待桃花源計畫能夠繼續擁有試錯精神,並嘗試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透過資源整合,與在地團隊共創勾勒因科技與人類需求良性溝通的應許之地-科技桃花源。
文案撰寫:鄭昀妮
審稿編輯:陳俞帆

風城新風貌2【AAMA導師秋季小旅行】
落地深蹲,科技人『或者』可以這樣
鴻梅文創志業董事長陳添順Ben曾任四零四科技總經理及集團執行長,過去作為佈局全球科技業的高階經理人,現在透過新舊觀念、理性與感性的對話與融合,回到故鄉新竹挖掘在地DNA重建新竹城市生態系。閱讀更多

風城新風貌3【AAMA導師秋季小旅行】
預見科技桃花源,連結城市角落的美好
診斷新竹「重理工,輕人文」營養失衡的城市體質,資源豐沛卻分布不均,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主持人王俊程教授以服務科學專業,希望透過跨領域的交流串連科技與社會需求,創造學術、研究、產業與新創團隊合作共創的機會及場域,展開一系列跨領域解方。閱讀更多

風城新風貌4【AAMA導師秋季小旅行】
沿著新竹第一街,品嚐新舊時間與空間融合的濃縮咖啡
旅行的尾聲,預見科技桃花源邀請新竹在地文史工作者李元璋老師,實際走讀導覽新竹的城市故事。
一個城市的特色景點應該要能同時繫起過去與現在記憶,李元璋老師為AAMA創業家導師規劃專屬的新舊創業家新竹城市散步路線。閱讀更多
特別感謝單位(按筆畫順序):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友會
老玩客股份有限公司
開門工作室
新竹同知沙龍李元璋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實驗室
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AAMA台北搖籃計畫
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MyTaiwanTour飛亞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