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新竹,城市地景與大新竹未來

以道路設計及鐵道軌跡展開對新竹的認識,特殊的風土及軍事地位造就新竹科技城今日樣貌,首先我們來到新竹轉運站鳥瞰城市地圖,爬梳這個城市特有的設計發展脈絡。

新竹設計展

「新竹獸」出沒於新竹轉運站(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新竹的軍事性格,其來有自

新竹市市區相較其他台灣城市佔地小,但許多初來乍到的人們卻時常在新竹迷路。

原來,迷宮般狹窄不規則的街道設計,是早期來新竹開墾的漢人為了軍事防禦、游擊戰優勢故意將道路規劃的彎彎曲曲,即使擁有地圖,外人也無法輕易抵達目的地。直到日治時期,政府才將新竹舊城區道路改正,但在舊有防禦工事城市設計下,除了主要幹道,市區的道路卻愈加破碎。

新竹設計展

1905年日治時代新竹市區改正地圖(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1913年新竹車站正式完工,象徵工業文明時代的蒸汽火車終於駛向新竹,新竹州廳(現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圖書館、有樂館(現新竹影像博物館)、公園綠地等現代基礎建設充實了新竹城市樣貌。

新竹因豐沛矽砂及天然氣資源,自日治時期以來具有重要軍事地位,現今的新竹市光復路,當年即為運送能源與工業材料的人工板車棧道,沿著這條產業大道群聚的是玻璃工藝、天然瓦斯研究所(現今工業技術研究院光復院區)、海軍第六燃料廠(廠區涵括現今國立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油油庫等)等生質能源研發機構,也因此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太平洋戰爭重點轟炸的城市之一。

新竹機場(現今新竹空軍基地)亦因地理以及能源研發優勢座落於新竹市,從神風特攻隊到黑蝙蝠中隊,飛機起飛後夜晚婦女的啜泣聲訴說這座城市獨特的軍用科技發展歷史。

高知識社群的歷史脈絡

高等教育聚匯是新竹自古以來的城市個性,作為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鎮中心,清領時期的明志書院設立於此,科舉考試辦理在此、台灣第一進士鄭用錫也發跡於新竹。而日治時代為善用天然瓦斯資源的天然瓦斯研究所設立在此,開啟了理工科專業技士人才與培育。

日軍為研究生質能源進駐的海軍第六燃料廠,也催生了戰後國民政府在此設立研究機構,而後改制成為工業技術研究院,而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選定於新竹復校,這座城市的發展歷史奠定新竹「科學人」的先天體質。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摧殘的新竹,直到1974年代催生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一場小欣欣豆漿店早餐會,由潘文淵先生擬定積體電路發展方針,於1976年由楊丁元、史欽泰、章青駒、許健四人帶領19人半導體培育種子前往美國RCA取經,才再次華麗轉身重返科學舞台。

當時國家產業發展獨角獸選定在新竹落腳,主要即考量自日治時代以來得天獨厚的研發科學能量,並由胡定華先生同步籌備工研院電子所示範工廠,第一顆台灣製造的IC積體電路於1977年誕生,奠定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群聚的根基。

延伸閱讀:AR小幫手指引我方向:P1 Mind the Gap! 大車站進行式

Log In城市終端機,解讀新竹獸的生理訊號

新竹秋日艷陽伴隨著吹米粉的九降風,開啟AR地圖指引追蹤前往新竹獸孵化器,登入終端機系統,解碼數位公民日常生活樣貌。

新竹設計展

穿越城市終端機傳送門(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一日生活掃描機,數碼人生世界觀

位元是電腦最小的資訊單位,你認真計算過每天起床睜開眼到再次就寢使用多少資訊量嗎?城市終端機首先邀請我們進行生活風格的提問與反思。

「每一個當下的專注力就是你的資本」

身為網路位元重度使用者,我們起床第一件事下意識拿起手機滑開Line未讀訊息與郵件通知,我們不只被動閱讀資訊亦可主動出擊發表觀點與想法,然而資訊大爆炸的生活環境,我們同時面臨資訊過度干擾的窘境,專心,反而是成功的關鍵資本,值得數位時代公民集體反思,重新定義生活與科技。

新竹設計展

2020年,每人每天日常資訊量位元大爆炸(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進入0與1的渠道,科技時代大事紀

1982年台灣因蘋果二號(Apple II)仿冒陷入盜版王國危機,工研院電子所積極翻轉並投入研發資源反而促成台灣發展電腦產業的契機,宏碁電腦打造低成本體積輕巧(相對於傳統超級電腦)「小教授1號」促進個人電腦普及化。

1984年.com字尾出現啟動網路世代,1992年交大學生宿舍光纖網路系統加速網際網路與網路社群生成,批踢踢PTT、無名小站、MSN可謂「宅男養成計劃」不可或缺的關鍵虛擬聚落。

PChome宅經濟象徵台灣本土電商崛起,網路創業此起彼落。2000全世界因網路泡沫化陷入陰霾,接下來人類突破3G科技顛覆過往電腦與網路所刻畫的生活樣貌,而現在的5G科技浪潮又會帶來怎樣的生活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竹設計展

沈浸體驗“Digitalized and Redefined” (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數據下新竹的組成與樣貌

新竹是全台灣最年輕、大學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成長全台最快速、生活消費力最高的城市。

數位世界傳送門,把世界裝進口袋裡

「出門有三寶:錢包、鑰匙、手機」

這是網路世代公民耳熟能詳的順口溜,但隨著虛擬金融愈發成熟,手機行動支付已可取代錢包,物聯網智慧辨識門鎖取代傳統鑰匙更是指日可待,我們相信科技可以帶來美好生活,在數位世界傳送門展區,以手機作為與真實世界跨越地域限制的溝通媒介,以視覺呈現各種讓生活品質提升手機app。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人性可理解為需求,遙想COVID-19疫情前,除了大台北地區能以app叫UberEat或FoodPanda外賣,即使科技重鎮新竹市也鮮少可享受最新科技帶來的飲食風潮。

然而隨著疫情爆發,初期台灣公共衛生策略即採取居家防疫維持社交距離,為滿足宅經濟需求加入外送平台的商家、外送人員以及延伸服務暴增,「可否在居家範圍搜尋到UberEat或FoodPanda」更取代傳統便利超商成為所謂「新文明」指標。

生活後台數據庫,新竹獸孵化器

後台是內容管理系統,可想像為新竹市的體檢報告以及城市脈動的生命軌跡。

新竹獸孵化器(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走入新竹終端機,核心處理器

透過終端機核心處理器分析數據與圖像呈現,我們發現這個城市並非單純兩點一線往返工作與生活活著,還有很多值得探尋的城市風貌與多樣性。

新竹設計展

穿越回到現實世界,無論是新竹科技城原住民、新住民及旅人,這場期間限定新竹城市設計RPG遊戲將帶你深度認識這座充滿科技動能與人文情懷的科技城市。

延伸閱讀:AR小幫手指引我方向:T1城市終端機主題館

科技城通用的「城市」語言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超連結(Hyperlink)是指超文字由檔案A連到檔案B的連結,在每三人即有一人懂得程式語言的新竹市,超連結以HTML語法呈現也就是你我輕鬆上網搜尋資訊連結各種網站頁面的超能力。

預見科技桃花源團隊第三站來到位於風Livehouse的「超連結Hyper_Link」,從設計美學視角具現化科技如何顛覆人類社群超乎過往想像的連結網絡。

新竹設計展

HTML <a href=新竹 (『超連結到新竹』以HTML語言顯示)

技刺青超連結你專屬的YouTuber,超連結放大影響力

風Livehouse入口處大排長龍,參訪民眾們輪流對著螢幕擠眉弄眼搖擺身體,「五官是點,科技是線」透過人臉辨識特徵超連結屬於個人特質的Youtuber。

進行專屬個人風格的科技刺青 (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科技產物時空走道

從錄音帶、錄影帶、3.5磁片、CD以至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時下普遍人手一支的智慧手機對20年前的人類根本是超乎想像的黑科技,而科技之所以能挑戰極限均與無所不在的半導體大有關係。台灣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與IC設計突破,為科技產品愈做愈小、功能愈做愈強大的飛躍式發展奠定基礎。

舊時代科技產物 (TechTHY攝於2020台灣設計展)

在模擬半導體製造工廠的黃光氛圍時空長廊中,設有果粉們為之尖叫的歷代蘋果電腦及各ipod型號展示,以及SONY的狂熱者 一眼即可從外觀辨別的Play Station1到Play Station3機型,而全球知名電玩品牌任天堂更是不落人後,以經典紅白機成功引起參展民眾熱切討論「想當年」回味!

為什麼是黃光?

「超連結」的科技時空隧道刻意以黃光打造晶圓報導體製造工廠的氛圍,然而,選用黃光的原因為何呢?

光是有能量的,日常生活中長期曝曬的室內沙發或傢俱褪色就是因為一般光源能量過強的緣故,以肉眼可見的彩虹現象說明,從紅色到紫色光的能量遞增,又因半導體工廠中晶圓(Wafer)上的化學材料對於能量強的光十分敏感,故多採用能量低且不會引發視覺不適的黃光來保護珍貴的積體電路。

科技無所不在,從虛擬世代即時通訊社群營造到人類社會生活型態變革,新竹作為半導體產業群聚城市,持續以晶圓片與世界進行「超連結」。

新竹設計展

延伸閱讀:AR小幫手指引我方向:T4超連結

走讀竹科小旅行,預見科技桃花源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透過期間限定的策展向世界傳遞新竹城市美學及生活多元樣貌,激發群眾好奇心向未知探索。預見科技桃花源團隊期盼持續推動「竹科小旅行」,集結在地文史工作者及半導體科技產業大佬,以深度知性的步調走訪你所不知道的新竹科技城。

文案撰寫:鄭昀妮
審稿編輯:陳俞帆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