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類歷史上難得的時代,不曾有過這麼長一段時間沒有大規模戰爭、醫療又如此進步。這也是地球上第一次有這麼老人健康得生活著,這些老人有能力、有智慧、有經驗又有錢。」
銀享全球的共同創辦人Deborah在一場演說的開場中這樣提到。
預見科技桃花源延續今年5月起持續醞釀之高齡健康生活系列議題:《怪獸來了!全齡的科學化體能訓練》、《替代疫,要怎樣?-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尊嚴生活福祉科技幫大忙!高齡/失智和失能也能過快樂人生》,也前來參訪今年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了解目前業界針對銀髮族群已開發之產品、系統與服務。
快跟桃花源團隊看看先行者有哪些已經商品化的最新成果!
銀髮市場中的IoT與AIoT應用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早在1990年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就曾提出這個概念,以白話文翻譯說明,物聯網即是將現實生活中所有物件連上網路;而隨著科技的進程逐漸出現在普羅大眾的生活中。近年來熱議的AIoT則是AI加IoT,也就是將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實際落地應用的結合。
我們將以輔具與長期照護系統為主題,分享IoT/AIoT福祉科技如何重塑兼具品質與尊嚴的高齡生活樣貌。
無論幾歲都不該被剝奪愛玩的天性
「爺爺,我來幫你!」
在百善孝為先的台灣社會中,在照顧高齡者的過程中,我們非常習慣幫助長輩做好做滿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需求,甚至即使長輩仍有一點行動力,我們也時常「剝奪」他們練習使用身體達成日常任務的機會。
隨著人體自然老化肌肉量、肌耐力與平衡能力都會大幅下降,高齡照顧中最令人堪憂的痛點莫過於跌倒,因此有一說「意外發生在跌倒之前」;然而,當復健訓練需求出現時,往往又因需往返場所與住宅、單調重複性的動作令高齡者感覺無聊、沒意義等因素導致長輩抗拒復健活動。預見科技桃花源在今年度的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中觀察發現,除了歐美國家之外,台灣也愈來愈多廠商投入遊戲化科學復健的領域,開發「以人為本」設計的產品!
點睛科技|SPOZ運動健康養成系統與AI-Exercise居家失智預防訓練
由一群半導體IC設計背景出身的科技人組成,因點睛科技創辦人的孩子有特教需求,接觸物理治療、職能治療領域後,開始投入認知訓練軟體開發,目前亦整合硬體設備。
他們與中正大學運技系教授共同開發的產品SPOZ,是藉由裝置於拳擊手套內的感測器偵測動作,並提供使用者即時的運動反饋,以期達成協助高齡健康、亞健康長輩精準運動目的。
點睛科技最新推出結合手眼協調、腦力認知訓練及精準運動的AI-Exercise,整合SPOZ、SODA樂活認知訓練「打地鼠」機以及憶萬富翁健腦機之功能,同時數據可提供給物理治療師評估訓練菜單與調整,此結合AIoT的居家認知運動遊戲設計,可謂台灣科技溫柔進入非藥物性治療的照顧與保護。

點睛科技推出AI智能運動與認知遊戲
(攝影:TechTHY鄭昀妮)
龍骨王|步態分析、互動式復健系統、多人團體運動
行經台灣首家將軟體應用於復健領域的鼻祖品牌-龍骨王,不由得被展區攤位顯示螢幕上出現行人「展翅高飛」的畫面吸引而駐足。無論是電視遊樂器(如:XBOX)、智慧電視還是電腦,龍骨王的復健系統軟體均可灌入這些日常生活中既有的「載體」,無須額外購買硬體設備即可使用。其遊戲化軟體應用面向囊括復健訓練、評估分析且可團體多人大家一起「玩」小遊戲,促進社交刺激,亦可蒐集數據,醫療端或照服員則可進而提供客製化追蹤管理並給予安全且有效的專屬計畫。

參展者體驗龍骨王互動式多人運動遊戲HappyGoGo「飛高高」
(攝影:鄭昀妮)
建菱科技|SmartMotion智慧平衡與肌力檢測
由建菱科技開發之SmartMotion針對肌耐力、肌控力、平衡力與旋轉力做核心肌群平衡檢測訓練並與體感遊戲結合,其外形由一個圓形感測施力板結合螢幕顯示機體構成,感測裝置與演算法蒐集運動/復健數據,並可建構輔助訓練模式與動作偵測客製化訓練菜單,無論精準運動抑或肌力訓練均均透過數據蒐集與反饋進而達成科學化訓練目的與實證。

建菱科技全球專利SmartMotion智慧平衡檢測/訓練設備
(攝影:TechTHY陳俞帆)
富山福祉|KneeHow你好智慧膝力環
富山福祉研發設計具人情味運動腿部肌肉輔具,以藍芽與手機連線可即時監測動作並以語音回饋評估,並將蒐集數據可進一步進行科學分析,留存於手機中的數據亦可隨時提供給相關醫療人員、復健師、物理治療師等評量與追蹤。
世大化成|WhizToys運動地墊遊戲平台
自由拼接的智慧巧拼地墊可偵測走路平衡程度,並結合手機app遊戲設計,可增加感觀刺激、運動肢體平衡與認知協調。相較於單一重複性的復健動作,方便收納的智慧運動地墊結合遊戲化設計,高齡需求者的復能之路也能以輕鬆愉悅的方式走「玩」。
「好像受傷/生病過後,只剩下功能性的東西可以用了」
這是許多失能/高齡長輩心中共同的疑問。玩中學(Learning through play)不只適用於幼兒教育,如何觀察高齡顧客任務痛點並提出讓科技「自然」進入日常生活,善用人們愛玩的天性,對於高齡生活與照顧提出不單是醫療照護,主張以長者為中心的賦能照顧與生活保護才是科學應用的最佳解方。

參展者體驗WhizToys智慧巧拼 (攝影:TechTHY鄭昀妮)
鋼鐵人的外骨骼
令人憧憬的鋼鐵人馬克42號(MK42)是漫威迷們爭先恐後希望收藏的夢幻逸品,在電影《美國隊長3》中鋼鐵人摯友-羅德將軍卻在戰役中從高空墜落下肢癱瘓,但在鋼鐵人的協助下羅德靠著外骨骼復健重新站起來重拾過往英姿,其畫面經營與情緒轉折扣人心弦且印象深刻。在現實生活中仰靠外骨骼重拾信心再次站立跨出第一步已然不是夢,在台灣也有許多創新創業科技團隊針對上肢/下肢施力障礙的客群,以IoT結合外骨骼技術支持他們重新大步邁進的勇氣。
富伯生醫|Mirror Hand神經復健巧手
致力推動上肢外骨骼復健軟硬體開發,系統可依照需求客製化馬達動力,最高可產生10公斤的抗力,並可搭配鏡像治療左右手同步。以中風病人為例,單側失能的患者可以在穿戴裝置後,由健康側的手做運動,透過鏡像復健套件,Mirror Hand可偵測手指張合運動數據傳送至資料庫進行分析與修正,並帶動失能側的復健動作,為中風個案有效復健的方式之一。

富伯生醫鏡像治療上肢外骨骼展示 (攝影:TechTHY陳俞帆)
緯創醫學科技|外骨骼機器人BestShape直立式腿部健身器
透過AI演算法協助判定,外骨骼機器人透過感測器於紀錄使用者於不同下肢運動時(如:行走、站立、坐下、蹲下、上下樓梯等…)關節細部不同的角度變化,進而提供下肢不便者客製化即時動力支援且可運用於日常生活復能訓練,藉由找回自主權重拾生活信心。

緯創醫學科技外骨骼機器人展示 (攝影:TechTHY鄭昀妮)
福寶科技|FREE Walk自立行外骨骼機器人、KneeBO攜帶型單關節外骨骼下肢訓練機
打造下肢外骨骼結合智能控制,於拐杖端設置按鈕使用者可自行調整運動型態,如:站立、行走與坐下。而新開發之方便攜帶的KneeBO可提升下肢不便者肌力與行走能力,達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尊重。
還記得孩提時代第一次脊椎成功抵抗勝過地心引力,靠著肌肉連續作用站立起來跨出的第一步嗎?原設定為國防用途的機械外骨骼,跨領域應用於銀髮產業,讓行動不便者得以再次體驗身為直立人瞬間的成就、感動與驕傲。

福寶科技FreeWalk自立行外骨骼機器人 (攝影:TechTHY陳俞帆)
遠距醫療系統整合,尊嚴守護在宅安老
「為了喝牛奶養了一頭牛」是現行各醫療/養護機構面臨只有項目缺乏完善系統的一大挑戰。我們深信科技能夠帶來美好生活,以人為本的設計體驗與流程需要找出關鍵痛點進行風險控管與設計,並建立大量客觀資料與數據佐證。又「健康老化」應被視為一個連續性的動態議題,從生命階段前期就需培養/維持生活自立能力,主張向上適應,以養成累積進入人生第三幕時,高齡族群健康安適過生活的「資本」。在銀色浪潮賦能與減法照顧的氛圍下,本次參展亦觀察到台灣產官學跨界整合提出的社會創新解決方案。
工業技術研究院x國家衛生研究院|智慧長照館
由工研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聯合展示的智慧長照館,以智慧科技導入長照整體照顧模式及健康福祉跨業整合創新科技服務推動為兩大核心引擎,期待以建立系統的宏觀角度示範宣導資源串連與跨界整合。工研院近期號召養護機構、醫療資源、樂齡建設、運動健身等領域業者組成「智慧長照大聯盟」,期盼以場域驗證優化資訊通訊科技、IoT、雲端系統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與高齡社會智慧照顧的需求與體驗流程。

智慧長照館推廣高齡整體照顧模式智慧化雲端平台系統 (攝影:TechTHY陳俞帆)
合勤健康事業|台中烏日共生宅
位於台中,以地方創生、跨代共榮為願景融入烏日社區的共生宅,整合日照中心、農夫市集、職能治療、生活賦能、熟齡運動、智能床墊生理監測等系統與面向,並結合銀行信託機制,以創新的營運模式期待在台灣落實青銀共居跨代共榮。未來共生宅以盼望吸引年輕人回流,重新賦予高齡未來生活的各種可能樣態。

台中烏日共生宅典範移轉倡議 (攝影:TechTHY鄭昀妮)
英華達集團|全家寶智慧醫療、全方位生理量測系統、精準醫學
透過可攜式智慧行動裝置,隨時可蒐集/監測生理數據並傳送至醫療端供診斷參考,遠距醫療逐步實現,距離在自家宅安心度過晚年生活的憧憬又邁向一大步!

英華達展示現行已落地應用的智慧遠端醫療系統 (攝影:TechTHY鄭昀妮)
滙嘉健康生活科技|智慧床墊、智慧輪椅墊
以智慧嬰兒床墊起家的滙嘉健康生活科技,跨足銀髮產業,以光纖材質結合一般生理數據蒐集、離床警示、針對呼吸系統客製化照顧監測之薄墊,可放置於原床鋪枕頭或床單下,解決穿戴式裝置的「負擔」與「多餘」感,並可與養護/醫院機構結合打造自動巡房系統,目前新推出適用於輪椅光纖坐墊款,從床鋪換位至輪椅均可在自然無干擾的情形下達到監測效果,反之亦然。

滙嘉健康生活科技輪椅光纖智慧薄墊 (攝影:TechTHY陳俞帆)
慶生健康管理顧問|阿嫂排泄處理機器人
傳統台灣社會中的臥床者/長輩,無論是由親密家人抑或外籍看護協助如廁/替換尿布,心裡總是不舒坦,往往因臥床者的尊嚴與情緒需求不被滿足,導致照顧過程中常發生抗拒與摩擦。阿嫂排泄處理機器人即針對這個情緒痛點,應用AI視覺辨識判定區分大小便,提供自動清洗的如廁服務,私密性與自主權提高,同時照顧讓長者生理與心理需求。

阿嫂排泄處理機器人(照片資料來源:慶生健康管理顧問官方網站)
產官學研以外的通道-預見科技桃花源
TechTHY透過參訪展覽並與各團隊深度交流,希望能夠搭起更多道溝通對話的橋樑,並且將成果往外推送。
在COVID-19席捲全球的同時,防疫優等生的台灣彷彿平行世界,我們是否因躲過疫情危機而錯失下一個創新起飛的時機呢?「翻轉小確幸,成就大未來」,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發起人-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先生所呼籲,讓科技遇見社會,讓社會需求找到科學解方,莫因「小」而忽略外部豐沛的資源,如何讓冰冷IoT/AIoT科技體質調整為暖心的福祉科技,需要公部門、學術、業界與實驗場域共同投入,讓跨域對話得以「發聲」。
文案撰寫:鄭昀妮
審稿編輯:陳俞帆
我們是工研院院友會與清大合作的計畫「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讓科技人讀懂社會需求,協助社會議題找到科技解方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我們將在每月中旬寄送科技X社會需求的觀察與報告提供您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