錸德集團跨足高齡日照產業契機

1990年代台灣以光碟機、光碟片、掃瞄器進軍光電產業於世界舞台展露頭角,其中以黑膠唱片起家的錸德集團創辦人葉進泰先生,搭上時代的科技浪潮轉型進軍CD光碟片研發,成功製造全台灣第一片CD黑膠唱片,又因相較蟲膠唱片可錄製更長的聲音而被稱為LP唱片(Long Playing Microgroove Record),每分鐘33又1/3轉,最長可錄製30分鐘。

為傳承錸德集團創辦人「台灣黑膠唱片之父」葉進泰先生精神及集團根源追溯感念,於2016年將位於陽明山舊美軍俱樂部活化並賦予嶄新意義Brick Yard 33 1/3 (簡稱BY33),以黑膠音樂、在地文化與美食饗宴,結合文創及科技角度打造與大眾進行時空交流對話的空間場域。

隨著錸德榮譽董事長葉進泰先生邁入高齡生活及體恤集團員工大多為「餅乾夾心層」,需兼顧工作生活及家中長輩照顧,錸德集團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楊慰芬積極籌劃並引進日本「夢之湖」減法照顧系統,分別於桃園龜山區及新北永和區打造賦能高齡的日照中心錸工場,其營運理念備受好評更於2020年7月因新竹縣政府委託,正式營運位於竹北市舊城區的日照中心據點同心樓「合好一起錸」。

「同心樓」大變身,擁抱社區走進來

木質調風格綴以蔥鬱綠色植物,同心樓一樓進駐珍妮佛美廚、森川咖啡、想想拾花、及結合在地小農有機食材的鮮築市,以嶄新清新兼具地方特色的在地夥伴打造平易近人的風格,錸德集團位於竹北舊城區的新據點「合好一起錸」期望達成樂齡健康社區融合,與生活共好,以全齡服務及減法照顧為核心價值主張,扭轉過去地域性對於身障大樓刻板印象。

我們希望能去標籤化,提供讓弱勢工作者自然與社區互動的機會

合好一起錸專案經理蘇志偉於參訪導覽時悉心補充,以行動落實工作平等與弱勢支持,與竹北高中特教系合作提供在地就業機會。

藉由建立品牌形象,合好一起錸希望提供社區居民第三空間,結合日照機構及創客基地空間,希望以實驗場域吸引相關產業進駐,打造在地企業創新基地群聚效應。

結合樂齡、身障、婦幼、社區居民與創客推動社區融合,將同心樓規劃配置為1樓商場、2樓高齡日照空間、3樓則作為創客基地共享空間,希望社區民眾、高齡醫療照顧體系研發創客與團隊能跨齡共融。

IMG 1268
竹北同心樓1F商場一隅

位於二樓的日照中心,期盼作為在宅老化社區連結示範點,錸德集團引進日本夢之湖減法照顧模式,竹北場域最多可容納50位長輩,目前包含其他錸工場日照基地會員總數共約200位。

IMG 1265 1
刻意以舊式傢俱擺設及標語打造如居家般的環境協助長者適應

於參訪期間,有位正在日照中心活動的長輩看到正在移動中的參訪團陣仗,非常熱情且自然地加入導覽行列,細心介紹每個賺取「夢幣」的活動場域與亮點。經楊慰芬董事長的說明,我們才知悉原來該長輩為高學歷博士,自高階經理人退休,確診為失智症後,藉由「有目的的活動」作為職能治療媒介,於日照中心維持其社交需求及尊嚴自主的生活步調,宛如專業導覽職員的他,依舊神采奕奕全程灌注的參與參訪行程。

fullsizeoutput d81
楊慰芬董事長(左一)與史欽泰院長(左二)說明日間照顧活動賦能選課機制

目前錸工場亦加入工研院所號召,由養護機構、醫療資源、樂齡建設、運動健身等領域業者組成「智慧長照大聯盟」,期盼以場域驗證優化資訊通訊科技、IoT、雲端系統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與高齡社會智慧照顧的需求與體驗流程。

延伸閱讀:未來人生圖鑑:外骨骼、機器人、遊戲體驗陪你過生活

場域驗證,創客空間Maker Bay

設置於同心樓三樓的創客空間,提供高齡照顧產業創客彈性辦公空間、商業課程與社交活動,並提供健康照顧(年齡50+)研發新創團隊TA驗證場域。並與工研院合作,於同樓層空間規劃舒曼床科技舒壓室、3D列印、司馬庫斯巡山員VR體驗等服務提供。

藉由開辦「創點子競賽」,錸德集團希望選材挖掘潛在創客,得獎團隊可免費進駐合好一起錸共享空間一年 。Maker Bay也非常期盼位於新竹區域的創新創業產學團隊進駐,激盪更多跨領域火花,因此於試營運期間,透過清華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邀請清大校園各關注高齡健康創新創業團隊及合作夥伴共同前往參訪交流。

清華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RSVP人生第三幕的美好生活

成立於清華大學科管院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的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是由科管院前院長/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榮譽教授發起的計畫,由服科所教授兼學務長王俊程為計畫主持人,透過籌辦交流會議、Podcast節目推廣、參訪展覽/策展並與各領域團隊深度交流,希望能夠搭起更多道橫向溝通對話的橋樑。

社會企業研究中心期盼透過本次實地參訪合好一起錸營運據點之交流會議,促成企業與學術界有效橫向溝通鏈結在地資源,「翻轉小確幸,成就大未來」,從新竹出發持續經營議題與社群經營,創造跨領域資源連結及科技研發與社會需求對接媒合的發生。

IMG 1521
錸德集團、預見科技桃花源、清華大學國際產學中心、清華大學創業車庫、清華大學厚德書院、清華大學載物書院、老玩客社會企業共同於合好一起錸3樓MakerBay共享空間進行交流會議

清華大學|GLORIA國際產學中心

由張益祥營運長及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林宗宏兼任企劃組長代表GLORIA國際產學中心出席本次參訪交流會議,簡要以清華大學創業大道:新創基地-創業車庫、 團隊技術、營運計畫、產品原型、市場鏈結以至創投/產業/加速器/政府輔導創業基金為綱要,整合清華產學企劃組創新育成中心(加速器)、智財技轉RAISE計畫 (教授團隊創業)產業接軌商機媒合,目前專注於AIoT、生醫與大健康產業、文創藝術科技化、智慧製造產業、先進半導體與製造產業。

GLORIA國際產學中心更設有七個校級聯合研究中心(聯發科、台積電、上銀、光寶科技、新興電子、台達電子、臻鼎科技),目前孕育成功案例70%( 創業後存活3年以上) 。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厚德書院與載物書院

不同於一般制式系所學制,清華學院實驗教育平台依學習主軸之不同,三分為「厚德」「載物」「天下」書院招募院生,進行跨領域橫向學習「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士農工商」的目標。

厚德書院執行長王俊程教授(同時為服務科學所教授、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及學務長),強調學習主體性回歸學生,鼓勵社會創新,以第三學期鼓勵學生自發設計研究主題。

厚德書院主要關注議題:桌遊小組(高齡、移工、社區)、食物森林、花磚牆製作、迷路人小組(大型團隊活動設計)、電影小組等。2019年榮獲總統發明獎的「有溫度的發明少年」江承蔚同學,因其關懷高齡行動不便者暖心設計可攜式身體清潔照顧裝置及輪椅動力輔助裝置,而以拾穗計畫特殊選才成為厚德書院院生。

延伸閱讀:尊嚴生活福祉科技幫大忙!高齡/失智和失能也能過快樂人生

由許志強執行長指導的載物書院,則以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發展人生方向為核心推動引擎,以大一與大二學生為主要對象,探索產業視野、專業連結與行動力。大學部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倘若欲留宿載物書院需要另外提出計畫執行(例如:咖啡小組、甜點小組、循環經濟讀書會)。

載物書院以第三學期、NGO實習、創業輔導週三沙龍運作,目前執行活動包含:清華創業日競賽、SDGs計畫等…與清華創業車庫及GLORIA國際產學營運中心密切合作。 

本次交流會由厚德書院、載物書院兩位執行長帶領學院導師共同與會,期待與合好一起錸未來共同規劃創新課程,並鼓勵院生積極參與聚會講座及創業競賽,以累積新創業界實戰經驗擴展人脈及國際視野。

清華大學|清華創業車庫

由清華TEN校友成立,2018年10月創業車庫正式移交由學校運作,現任執行長包盛盈教授(兼任載物書院副執行長)具豐沛創業及輔導經驗,每半年為進駐創業車庫時機點,以原由史欽泰院長創立之9又3/4月台(a quarter to TEN)的精神,復興轉型為週三沙龍跨領域實務與應用講座。

包執行長於本次參訪交流會中分享從創業車庫發跡之新創案例,以醫流體、TERA THINKER、台智科資源回收機器人最具指標性。目前創業車庫共有14團隊設立公司,另14個團隊持續進行專案。車庫資源提供涵蓋共同辦公空間、workshop、綠能館208室,提供車庫團隊與業師、人脈、創業競賽獎金、募資輔導。

目前由包執行長規劃的車庫2.0計畫,期盼提高校外能見度,並積極進行國際參與拓展以及海外競賽資源整合。

在地社會企業|老玩客股份有限公司

老玩客創辦人廖健妤團隊發跡於清華創業車庫,以服務科學專長進行高齡健康/亞健康行為研究、服務開發測試與行銷規劃,專注於熟齡顧問專案設計、熟齡再就業增能輔導培訓、熟齡精準運動服務與社群經營。

目前正與清華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共同執行「玩運動USR-熟齡健康生活創新研究與實踐計畫」,結合科技、運動科學及行為研究打造專屬健康服務系統。目前主要執行活動為迷你馬拉松賽(1場/季)、玩客龍舟隊(1-2隊/年)、健走輕旅行團。

延伸閱讀:老玩客為高齡生活設計,玩出回甘人生|Take a Break S1EP01

0720合好一起錸參訪2
交流會後於同心樓1F珍妮佛美廚餐敘合影,右排依序為:史欽泰院長、王俊程教授、王鼎章副總裁,左排依序為:蘇子媖老師、李佳玫老師、包盛盈執行長、楊慰芬董事長、張益祥營運長、林宗宏教授、廖健妤執行長。

竹北同心樓「合好一起錸」,借鏡錸德集團位於台北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空間改造的Brick Yard 33 1/3餐廳經驗以及位於桃園龜山夢之湖-錸工場日照中心系統,期盼藉由投入銀髮照護事業打造CSR友善平台並以本次交流會為契機,希望邀請清華大學關注高齡/健康/社區營造等創新創業團隊將合好一起錸之日照空間作為創新議題實驗應用場域並舉辦相關課程或活動講座,進而與新竹在地學術研發與創新創業團隊連結打造資源聚集效應。

文案撰寫:鄭昀妮
審稿編輯:陳俞帆

特別感謝單位:(按照筆畫順序)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友會
老玩客股份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研究發展處
清華大學厚德書院
清華大學國際產學中心
清華大學創業車庫
清華大學載物書院
錸德集團合好一起錸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