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俞帆
在一系列介紹與動畫之中,我們已經初步了解到半導體的運作原理、半導體產業的萌芽故事,還有台灣半導體產業能夠在世界立足的秘密,那在半導體產業工作是什麼模樣呢?
我們以全球最大IC製造公司台積電(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為例。
要製作出比指尖還小,又進行繁複運算功能的IC,生產過程困難且複雜。
除了超昂貴精密的儀器外,為了避免製作過程中的污染,就連作業環境也要能非常講究!想像一下:單一個塵埃落在IC晶片上,造成的傷害,就有如巨大隕石砸上了城市一般具有毀滅性!因此在半導體生產過程中,非常需要控制環境中的灰塵、化學物與微生物等懸浮物極低的狀態,而這樣特別被控制淨化的空間被稱為「潔淨室」,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無塵室」。
而必須要直接進如無塵室工作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穿著無塵衣、無塵帽,並經過Air Shower (空氣浴塵室)的強力氣流清理身上的塵埃後,才能夠進入無塵室。
在生產晶片的過程中雖有自動化儀器,但仍許多工作需要人工作業。而為了在製作過程中應變機器所不能夠處理的工作,製造部作業員,支持著產線24小時,365天不停工。
除了作業員外,具有光電、材料、化工、化學、機械等跨領域專長的工程師也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工程師主要區分為以下類型:
●研發
負責研究新材料、新製程的應用可能性,以發展出更便宜,錯誤率更低的有效率製程,在研發成果成熟後,協助導入量產製造。研發能力是台灣半導體產業超越全球勁敵的重要關鍵,持續推出更快、更小、更好、更精良的晶片,並有執行可能性,也才能夠真正獲取客戶的信任。
●量產
製造半導體的四大製程階段:黃光、薄膜、蝕刻、擴散,都需要對應專業的製程工程師,以及維護專用機台運作的設備工程師,另外配合領導管理作業員的智慧製造工程師,曾能夠確保生產線的完善運作。此外還會有負責專案管理的製程整合與良率精進工程師做跨部門協調,確保複雜製程的工序與品質,同時也擔負著降低失誤率的重責大任。
●產品
是具有IC設計能力的工程師,產品工程師擔任與客戶(通常是IC設計公司)的溝通窗口,在新製程技術研發初期,便與客戶、研發部門緊密合作,也必須在新技術開發完成落實產品量產目標,縮短新品上市時間。
●品質/品保
確保IC製作過程與產品品質的穩定度,降低不穩定的風險。
●支援
資訊技術工程師:確保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穩定運作,溝通通暢。
廠務工程師:透過數據管理,維持工廠運作順暢。
環安工程師:確保環境安全,並積極減少化工污染對環境的衝擊與節省成本。
此外,企業長期發展所需具備有的商管、財會、科技管理、法律、政治、文化等人才需求,也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尤其是在晶片與科技/經濟發展的關聯性日益緊密,難以切割的今日,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晶片生產商,世界各國爭邀台積電前去設廠,而面對這嶄新局面,台積電更是徵招能夠針對政治議題作深度分析的專業工作者加入行列。
綜合看來,半導體產業從業人員具備有:精準、數字敏感度高、執行力高,溝通協調能力強的特質。(曾有過半導體產業工作經驗者,也因為具有精密複雜的龐大計畫的執行經驗,經常能夠在轉職時能夠勝任複雜的工作!)
在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全世界的數位轉型加快,也隨著電動車的發展、元宇宙的崛起,全球對IC的需求仍在上升中。作為全世界最大的IC生產重鎮,台灣始終沒有放慢過腳步,兢兢業業的為下一個階段努力。
而除了先邁出腳步的IC製造外,台灣的IC設計專業也急起直追!2022年第一季,台灣IC設計的領頭品牌:聯發科便傳來佳績!聯發科所設計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的銷售量佔全世界近四成!是全球安著智慧型手機的龍頭。
如何從代工到真正能夠研發由消費者直接使用的產品,正是台灣正在面臨的重要課題。探索未來人們生活所需的科技,變成重要的功課。
有著堅實IC製造實力的台灣,還有好大的世界等著我們去探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