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俞帆
為什麼要製作半導體產業史科普動畫?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卻長期為了守護產業機密性,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半導體的高技術門檻,即便相關新聞出現在政治地緣、財金新聞版面,閱聽大眾對報導內容也經常是一知半解。
清華大學社會企業中心「TechTHY 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的執行成員,雖然都不具備有專業半導體知識,但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科技領域專家,在一次又一次鴨子聽雷中摸索,逐漸理解半導體產業相關的語彙,並嘗試轉譯產業知識與故事,希望讓社會大眾想要了解半導體產業知識時,可以有比較輕盈有趣的管道。
一切從「旅行」開始
團隊率先嘗試的企劃是「竹科小旅行」。由於成員經常參與文史主題的行程,並發現國外像是矽谷這樣重要的科技產業園區都有自己的遊程規劃,為什麼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這麼完整,卻沒有人好好說故事呢?
因此「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主持人王俊程教授逐一邀請這些開拓半導體產業的大前輩,梳理自己的青春年華,並在史欽泰博士、羅達賢博士的指引下,找出半導體發展史中的新竹重要地景,帶領有興趣認識故事的參加者們重返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歷史現場,親自講述年輕熱血時代的故事。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誕生
然而,在行程開發完成後,Covid-19疫情爆發,科學園區和半導體發展史的重要場景工研院對疫情都處在高度戒備狀態,難以繼續推展旅行體驗服務,因此我們嘗試找尋專業設計師和動態資訊設計師合作,希望可以製作出像TED-Ed一樣淺白又富教育意含的影片。
在多方洽詢之下,聯繫到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的謝伯宗執行長,願意擔任半導體科普內容顧問,也與銀海設計主理人林慧秋合作品牌識別與美術設計、Una Who主理人胡家慈協助編劇導演與動畫製作,費時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6集『任何人都能輕鬆秒懂的半導體知識』科普動畫。






此外,團隊也將首次在清大開設的半導體通識課程,集結故事精華剪輯成一系列 Podcast節目,提供大眾透過一則則輕薄生動的資訊,認識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過程。
邀請每一位關心台灣的人
我們期待能從中學教師與學生進一步推廣,認識台灣科技業的發展脈絡,也有機會一窺產業故事,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後,一起思考下一步可以怎麼走。


TECH CHIP 科技洋芋片資訊
科普動畫&Podcast傳送門
網 站|https://techthy.org/ichistory-techchip/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TechChip
Instagram|@taiwan_tech_chip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TaiwanTechChip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techthy
關於「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
由工研院史欽泰前院長發起,工研院院友會支持,由清大科技管理學院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執行的計畫。
史欽泰院長是台灣最初被派駐學習半導體技術的工程師領隊,在聯電、台積電等公司的孵化過程中,他都在工研院服務,並且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離開工研院後,他來到清華大學掌管科技管理學院,辦學目標是讓科技人懂商業思維,商管人也能了解科技產業的眉角。
工研院是台灣早期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核心單位,許多當年在工研院拼搏過的前輩,都是台灣重要半導體公司的創辦人或是核心主管,而工研院院友會便是由這些離開工研院,卻對工研院有強烈向心力的成員組成。也因此『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顧問多半是半導體產業大老或學術先進,希望透過計畫希望可以挖掘台灣社會議題,找尋科技導入的機會,又或者是拉近大眾與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交流的機會。
關於「國立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
核心設施中心為國立成功大學三個校級研究中心之一,中心有完整半導體高階製程與檢測設備,也管理維持先進貴重儀器,並且建置公開平台,提供儀器操作、代工推廣、儀器教育訓練,與專業技術諮詢,除了提升成功大學半導體教學與研究品質之外,也提供產業界更多技術資源與支援。
除了在專業人才培訓外,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也嘗試針對中學教師與中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希望在中學時期就了解半導體產業,能夠協助中學生在選擇人生志願前,大概的對產業知識有初步的認識與探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