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疫後最新趨勢,點我報名

除了慶幸生活在台灣何其幸運,或許我們該思考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踏出下一步。

在COVID-19風暴之中,幸運如我們生活在台灣,自17年前的SARS抗疫經驗汲取教訓,在公共衛生、科技、傳產還有全民的協作下,已經在6/7起正式宣布解禁,在大眾都具有基礎的防疫認知下,我們的生活逐漸恢復常軌,並開始努力振興經濟。

宛如平行時空,在台灣以外的世界,至今已有700萬人確診,近40萬人喪失寶貴的生命。奧運延期、大小活動停辦、經濟遭受重大損失。我們平凡的日常生活之於他們,是奢望。

疫情過後的世界,會需要如何重建新的生活秩序?

在防疫抗戰中台灣交出了張績優的成績單,已經開始佈局振興經濟的舉措。除了輸出口罩以外,我們是不是能夠再次超前部署,將我們因為努力與幸運得到的餘裕,協助世界佈局疫情過後的新的生活呢?

這次【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團隊特別邀請到『銀享全球』Deborah,楊寧茵共同創辦人來分享他的觀察。

長年生活在矽谷的Deborah自2014年起,與夥伴蔡昕伶共同創辦社會企業【銀享全球】,透過經營跨國知識交流社群,將歐美日韓等國際社會創新資源帶到台灣。

「協助高齡人群健康老化健康生活,同時也是為未來的自己做好準備。」銀享團隊尤其聚焦在全球性的高齡化危機,並且積極協助台灣在地的團隊挖掘台灣在地的創新模式。自2015起更與史丹福長壽中心合作【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陪伴台灣的新創團隊走向國際。

本次「替代疫,要怎樣?—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講座,Deborah將會分享這些年與國際頂尖研究團隊交流的收穫、對國際社會創新方案的觀察與學習,並且剖析台灣在疫情之後所能扮演的角色。

指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友會
主辦單位:TechTHY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厚德書院
講    者: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楊寧茵女士
對    象:對社會創新有興趣、關心疫情過後如何開展新生活的夥伴
地    點: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館1樓114教室
時間:2020/6/17(三)18:30-20:30

講座內容:

講座敬備晚點,由於防疫及場地限制,無法在現場用餐,將於活動後發送。

時 間內  容主講人
18:20報到
18:30開場王俊程學務長
18:35講座楊寧茵共同創辦人
20:00Q&A楊寧茵共同創辦人
20:30活動結束

講者介紹

avatar 2017 12 27 17 06 17 70
楊寧茵,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

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碩士
詳細簡歷,請參考Linkedin profile

全球銀力時代」作者(2019年野人出版)。

曾任職台美的報紙、電視、網路等不同媒體

曾獲美國新加州傳媒(NewCalifornia Media)年度最佳專題報導、最佳即時新聞報導和最佳多重優秀報導等榮譽。

楊寧茵於2013年協助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在舊金山灣區、洛杉磯、華府和紐約等地上映,並協助帶領片中10名不老騎士赴美進行騎蹟之旅,受到僑界和美國主流媒體的矚目,成功將台灣高齡樂活的形象推向美國主流社會。

並且在銀享無國界和國內多個媒體書寫「第三人生」專欄,以全球為經、以本地為緯,探討並提供個人及社會如何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第三幕的種種可能和不同想像,鼓勵每個人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活出幸福晚年。


銀享全球是一家為銀髮相關組織和企業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社會企業。銀享全球的創立理念來自兩個概念:「活躍老化」和「在地安老」,為了落實這兩個概念以因應全球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我們希望創造國際化平台,以工具加速知識的分享,鼓勵並協助台灣銀髮健康照護產業業者提供更好的安老養老服務,協助打造台灣成為亞太區銀髮創新的基地。

 安心防疫講座聲明|

  • 講座限定人數30人以下,將於報到時測量學員體溫,以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
  • 講座會場將會留意通風,並在講座前後進行清潔消毒工作。
  • 敬請與會參與者在活動中全程戴上口罩。

    想要先了解桃花源活動的講座內容與形式,歡迎先看看過往的活動紀錄

怪獸來了!全齡的科學化體能訓練

了解疫情後的國際趨勢脈動,預見科技桃花源筆記傳送門

IMG 9524 1

替代疫,要怎樣?——1【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誕生於一場圓夢之旅 從不老騎士到「銀享全球」

想到老,你第一印象會直覺聯想到什麼呢,是纏綿病榻的寂寥,還是蔭下走旗的清閒?對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楊寧茵來說,「人生高潮」也許才是她心中的最佳解。閱讀更多

IMG 9438

替代疫,要怎樣?——2【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人口老化僅次於日本的國家——台灣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疫情近日逐漸升溫,這波疫情所帶來的傷害及影響,可說是近代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之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在文明的發展上,飛越性進展通常都在災難之後緊跟而來。閱讀更多

IMG 9468

替代疫,要怎樣?——3【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一個嶄新族群的誕生 科技創造頂級世代YOLD

想到高齡議題,一般人會認為是天大的危機,但現有的趨勢告訴我們,危機也有可能是轉機。高齡人口過去往往被認為具有失能、弱勢等特性,但這個觀點已完全不適用於現代的55+族群,高齡族群特性驟變的秘密,就藏在YOLD這個新創詞裡。閱讀更多

IMG 9725

替代疫,要怎樣?——4【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翻轉「照顧」的想像 日本「彩」株式會社

銀享全球草創時期,有個日本的案例讓Deborah放下了心中的懷疑,堅信即使年屆高齡,人還是能過得隨心自在,那個知名案例便是來自日本上勝町的「彩」株式會社。閱讀更多

IMG 9755

替代疫,要怎樣?——5【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暖心科技力——先暖心,再研發

暖心科技力,到底是先談科技,還是先談暖心,Deborah羅列出的案例讓我們開始思考,科技若做不到暖心,能真的滿足人類的需求嗎?日本軟銀(SoftBank)拍攝了一個創意廣告,把長輩家裡的日常工具更新,讓長輩能輕鬆參與遠在他鄉的孫子的成長歷程。閱讀更多

IMG 9758 1

替代疫,要怎樣?——6【疫後生活中的暖心科技力 】

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 第三人生是生命的禮物

在演講最後提問時間,台下背景多元的來賓,十分踴躍的提出許多問題,其中,針對「台灣高齡產業所遭遇的困境及障礙」的提問最為豐富。其實每位人民都能夠透過簡單的行動,來關心高齡議題,也許可以從觀察家中長輩的生活細節開始,思考怎麼樣的生活模式。閱讀更多

Share This